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文化资讯 >

是时候讨论艺术与人工智能了!

2021-05-31 16:09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回顾

 

 

2021年5月20日-21日,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行,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位学者、艺术家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中国观众共同探讨了艺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话题。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旨在探究人工智能艺术的的现状。提出的问题都与人工智能艺术的本体论来源、其技术实施及其伦理影响有关。论坛的标题用一种叫做“Prolog”的智能编程语言书写,以表示在创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人类的外来参与者。人类是否是AI的唯一推动者,还是说AI代表着思维与计算机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没有人为的控制参与,艺术品的价值又从何而来?在几千年的人类艺术世界中出现了新的范式吗?论坛的组织者希望这次活动将激发人们对“非人类智能”的另类观点,并发起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可能质疑人工智能艺术的技术潜力,而且会成为对我们社会的哲学、政治和道德批判。

 

以论坛的举办为契机,数字艺术、算法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三位先锋人物张周捷、Kostas Terzidis、Filippo Fabrocini教授发起成立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ai),开启中国艺术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先河。

aai实验室还举行了简短而富有创意的亮灯仪式。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左3)作为嘉宾,与实验室发起人张周捷(右3)、Filippo Fabrocini(右2)、Kostas Terzidis(左2)教授以及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负责人李茜(右1)、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首席营销官朱玲(左1),在学者、艺术家、媒体代表和师生们的共同见证下,共同登台并按下按钮,点亮了代表实验室LOGO的艺术装置aai,aai实验室也由此宣告正式成立。

 

论坛探索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目前最受关注的四大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真的挑战了人类创造力?

*什么是机器创意的美学?

*人工智能艺术对人工智能伦理有什么影响?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反映了人类状况及其环境发生了史诗般的改变?

 

在论坛上不同的学者就这四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凯瑟琳·海尔斯Katherine Hay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杰出研究教授

演讲题目:谁是艺术家?认知集合体和分布式代理

认知集合体就是把信息解释等等进行传递,那么它可以包括人类、非人类、认知、媒体,所以认知集合体就包括了分布式代理以及分布式解释。

我觉得技术并不是中性的,它是不断地会变化的

 

 

陈伯康Aric Chen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教授及主任、荷兰新建筑协会总理事兼艺术总监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吗?

“我们更应当去思考我们如何把非人类的智能转换为人的智能。”

 

 

丹尼尔·安布罗西Daniel Ambrosi

艺术家

演讲题目:Dreamscapes:一个自然、人和机器的合作成果

因为工具能够解释我想要去创作的目标,正是这样和工具的合作,能够使我达到的一个新的合作层面

 

菲利普·法布罗基尼Filippo Fabrocini

意大利格雷戈里安大学大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创作者是什么?

人工智能本身没有办法具备创造力

 

雷吉娜·德巴蒂Regine Debatty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的碳足迹

我们不能够过于乐观的看待人工智能,尤其在环境问题或者是生态问题

 

Entangled Others

艺术家

演讲题目:人工生物多样性

对于技术来讲,我们需要去用好这些技术,呈现出这些不同的生活形式、生命形式。

 

史蒂芬·乌姆布雷洛Steven Umbrello

伦理与新兴技术研究所常务理事;意大利都灵大学

演讲题目:仕掛*、日本助推理论以及为社会公益而设计人工智能(*译者注:“仕掛”在日语中指有形却似无形的装置)

我们所设计的人工智能,应当是要考虑文化的因素,同时要促进人们做有益的行为,促进向社会利益进展的方向而工作。

 

杰克·埃尔韦斯Jake Elwes

艺术家

演讲题目:深伪技术的变装皇后--酷儿化数据集以及在新媒体艺术中重新定义AI的语境

我觉得人工智能艺术其实非常具有哲学意义,基于存在主义相关的艺术探索。

 

普里马维拉·德·菲力皮Primavera De Filippi

艺术家、学者,所属机构:法国行政科学研究中心(CERSA)、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美国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

演讲题目:生成式和自治的艺术:对版权法有什么影响?

“现在的艺术作品已经不是一种表现,已经不是一个过程,也不是一个理念了。它可能就是一种特定的协定。”

 

 

Obvious

艺术家

演讲题目:艺术与人工智能——一个创造力的新时代

我们用的就是人工智能和算法,我们希望根据创意,采用更多的方式来跟传统的艺术进行合作。

 

张尕ZHANG Ga

媒体艺术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的交付: 卑弃与救赎

这个话题试图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论、局限性提出质疑,并且含蓄地质疑企业利益和地缘政治力传播,以及对人工智能及其工具性效用的无拘无束的乐观主义。同时也指出艺术家们是如何设想人工智能来探索具有世界政治意识的生态,以及人类共生和集体共享的后人类的前景。

 

阿丽娜·康斯坦丁Alina Constantin

纽约大学游戏中心2021届游戏设计硕士

演讲题目:碰撞

手工制作AI就是这样的一个探索,探索相关的一些人工智能基础的概念

 

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Christian Mio Loclair

艺术家

演讲题目:碰撞

“对于我来讲机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以创造颜色,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机器和盒子。”

 

曹楠CAO Nan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教授,同济大学智能大数据实验室的创始人及主任

演讲题目:创意视觉信息传达设计

我们研究的目标都是希望训练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能够模拟设计师来完成一系列相关的工作

 

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首席教授;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生导师;数据科学硕士课程、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硕士以及数字人文科学

演讲题目:夏加尔 vs 马列维奇,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外星人?硕士生导师

也许它只是一个幻想,我开始问我自己,艺术有没有过非算法的阶段。

 

马科斯·诺瓦克Marcos Novak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媒体艺术与技术项目transLAB主任

演讲题目:纠缠的异种生物生态学:流动空间中的潜在架构

机器创造的审美可以帮助我们去进行探索进行寻找那些稀有的罕见的灵感

 

安德鲁·维特Andrew Witt

哈佛大学建筑系副教授,Certain Measures联合创始人

演讲标题:重塑视觉

我觉得人工智能,其实可以让我们自己的眼睛安在机器身上。

 

范凌FAN Ling

同济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济特赞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特赞信息科技创始人及CEO,设计科技学者

演讲题目:创意人工智能在商业上的应用

是不是会随着人工智能,让更多的人能用上很低成本的创造性的工具。

 

康思达Kostas Terzidis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艺术天才会消亡吗?

人工智能创意是从优中选优,佳中选佳的过程。

 

 

*以上为演讲嘉宾言论为节选,不完全代表嘉宾立场,如需详细了解,请参考回放论坛视频。

 

未来,实验室将通过举办论坛、展览,与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文化研究等多领域最前沿的学者和创作者共同探讨和构建当代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知识网络。今年9月,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将继续与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合作,推出基于此次论坛的学术展览,敬请期待。

 

 

 

 

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rt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Tongji University 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于2021年成立,简称aai。实验室致力于艺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学科应用研究,作为一个探索平台,实验室汇聚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等,共同研究智能算法在创意和艺术领域的应用,并最终实现产、学、研、创的转变。

 

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Aiiiii Art Center)成立于2021年,是一所地处上海的人工智能艺术机构,它将积极支持、推动和孵化国内外与智能算法相关的创作者及作品,提供其自由表达的空间。艾厂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艺术前沿的开拓者和推广者,探索创意的未知边界和可能性。

艾厂旨在为当下人工智能艺术的挑战、实践和创意提供更为丰富的见解。在学术研究层面,艾厂将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定期举办展览、讲座论坛, 出版相应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上,艾厂将积极推动和探索人工智能艺术的应用场景。

 

2021年5月20日-21日,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行,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2位学者、艺术家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中国观众共同探讨了艺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话题。

 

“aai艺术与人工智能国际论坛”,旨在探究人工智能艺术的的现状。提出的问题都与人工智能艺术的本体论来源、其技术实施及其伦理影响有关。论坛的标题用一种叫做“Prolog”的智能编程语言书写,以表示在创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非人类的外来参与者。人类是否是AI的唯一推动者,还是说AI代表着思维与计算机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没有人为的控制参与,艺术品的价值又从何而来?在几千年的人类艺术世界中出现了新的范式吗?论坛的组织者希望这次活动将激发人们对“非人类智能”的另类观点,并发起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可能质疑人工智能艺术的技术潜力,而且会成为对我们社会的哲学、政治和道德批判。

 

以论坛的举办为契机,数字艺术、算法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三位先锋人物张周捷、Kostas Terzidis、Filippo Fabrocini教授发起成立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ai),开启中国艺术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先河。

aai实验室还举行了简短而富有创意的亮灯仪式。同济大学副校长兼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左3)作为嘉宾,与实验室发起人张周捷(右3)、Filippo Fabrocini(右2)、Kostas Terzidis(左2)教授以及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负责人李茜(右1)、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首席营销官朱玲(左1),在学者、艺术家、媒体代表和师生们的共同见证下,共同登台并按下按钮,点亮了代表实验室LOGO的艺术装置aai,aai实验室也由此宣告正式成立。

 

论坛探索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目前最受关注的四大话题: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真的挑战了人类创造力?

*什么是机器创意的美学?

*人工智能艺术对人工智能伦理有什么影响?

*人工智能艺术是否反映了人类状况及其环境发生了史诗般的改变?

 

在论坛上不同的学者就这四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凯瑟琳·海尔斯Katherine Hayle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杰出研究教授

演讲题目:谁是艺术家?认知集合体和分布式代理

认知集合体就是把信息解释等等进行传递,那么它可以包括人类、非人类、认知、媒体,所以认知集合体就包括了分布式代理以及分布式解释。

我觉得技术并不是中性的,它是不断地会变化的

 

 

陈伯康Aric Chen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策展实验室教授及主任、荷兰新建筑协会总理事兼艺术总监

演讲题目: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吗?

“我们更应当去思考我们如何把非人类的智能转换为人的智能。”

 

 

丹尼尔·安布罗西Daniel Ambrosi

艺术家

演讲题目:Dreamscapes:一个自然、人和机器的合作成果

因为工具能够解释我想要去创作的目标,正是这样和工具的合作,能够使我达到的一个新的合作层面

 

菲利普·法布罗基尼Filippo Fabrocini

意大利格雷戈里安大学大学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创作者是什么?

人工智能本身没有办法具备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