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文化资讯 >

如何还原“最早”的紫禁城?

2021-06-09 10:35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凡拓助力二里头博物馆数字化升级

  距今3800-3500年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境内,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自从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先在这里发现了埋藏了数千年的夏文化密码,考古团队已经在300万平方米的遗址上夜以继夜地发掘了60多年,发掘出惊艳世界的国宝级文物,探讨出深刻影响华夏文明考古研究的重大论断。不断刷新考古的发现——中国早期的城市干道网、宫城、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青铜礼乐器群、青铜近战兵器、青铜器铸造作坊、绿松石作坊、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现代博物馆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文物真正“活起来”?在数字展览技术发展契机下,如何突破传统展示方式,还原一个真实的夏都王朝?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以下称数字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既从宏观层面向参观者展示二里头文化在历史坐标系、文明坐标系、世界坐标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又提取考古及学者研究成果的点滴,分门别类地制作特色数字展项,通过三维数字影片、触控、体感等多种手段,展现二里头夏都作为“最早中国”的风貌。

   数字馆位于博物馆二楼,由原来的文物修复厅和临展1厅改建而成,分为序厅、A区、B区三个区块,设立了“最早中国·探寻之旅”“赫赫夏都”“王室巧作”“敬天法地”“探秘未知”五大篇章。

  一个“神秘地下空间”

  裸眼3D数字体验空间开启“最早中国”探寻之旅

  结合博物馆特殊的空间层次,主创团队在数字影像上进行了裸眼3D视觉的大胆创新,打造三进式宫城城门、二里头文物出土的“神秘地下空间“。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各类代表性出土文物及夯土、龙、历史年表等元素悉数登场,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紫禁城、青铜器、绿松石器都有了具象而生动的震撼演绎。炫目的科技感三维特效,既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为“最早中国”的亮相增添了神秘感和神圣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一个最早的“紫禁城”

  十字型玻璃栈道悬浮观展,身临夏都王朝

  “赫赫夏都”展示区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征伐方国——卜事兆吉,兵戎相见”、“大捷回朝——国威大振,民心归顺”、“四方来朝——九州共聚,威仪天下”、“筵席礼宾——轻歌曼舞,觥筹交错”。观众站在玻璃栈道上,犹如悬浮在展区中央,“居高临下”沉浸式感受夏朝时期二里头的环境地貌、百姓的劳作和生活,以及夏王所要处理的“国之大事”。

 

  主创团队根据大量的夏商历史考据和考古研究,从人物服饰、劳动生产、饮食习惯、器物使用、建筑样式、战争事件、礼乐制度、邦国礼仪等方面的细节尽可能完整呈现夏都生活劳作、王权政治的面貌,让观众不必通过艰涩的语言文字以及出土的零星文物去猜想夏都,而是直接“沉浸”在夏都恢弘、规整的“城市”中,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看四夷宾服的中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