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没有《神木》就没有王宝强

2016-11-23 13:18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很多人知道王宝强,是在2004年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剧《天下无贼》。电影中由王宝强饰演的“傻根”形象因为淳朴无华而深入人心,他因此被称赞为“真正的演员”,迅速在国内走红。2008年,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王宝强又火了一把,并获得了第24届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紧接着,2010年,王宝强与徐峥继《人在囧途》后再度合作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创当时华语电影票房纪录,使他一跃成为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

电影《盲井》剧照

其实,王宝强演艺生涯真正的起点,不是《天下无贼》,而是2003年李杨导演的《盲井》。当时,王宝强还没有名气,独自到北京闯荡。这个练习过武术、在少林寺做过俗家弟子的憨厚少年每天蹲在电影厂门口,等待招募群众演员。群众演员的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而没被招募的时候甚至可能要挨饿。有很多人当群众演员都心怀着美好的电影梦,却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出头。但王宝强幸运地得到命运的垂顾,有一天导演李杨相中了他,让他饰演《盲井》的主角。电影拍摄前,憨头憨脑的王宝强曾怯生生地走到李杨身边,红着脸说:"我长得不好,脸上还有好多雀斑。"李杨听后乐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说:"我看中的就是这种原生态的味道。"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专门以谋财害命为生的人,唐朝阳和宋金明(均为化名),在火车站诱骗那些老实巴交的打工者去煤矿打工,然后对矿主谎称和被骗者是亲戚,在煤矿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在黑暗的矿井下面把被骗者杀害,制造事故假象,以死者家属的身份来向矿长索赔金钱。他们一次次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丧尽了天良。在这样谋害了打工者元清平之后,他们又诱骗了寻找父亲的少年元凤鸣(王宝强饰演),而元凤鸣恰好就是元清平的儿子。元凤鸣的好学、纯朴、天真与体贴常令宋金明想起自己正在念书的娃子,生出恻隐之心迟迟不肯下手,与唐朝阳的矛盾日益激化,两人起了内讧,自相残杀都死在了矿井下面,元凤鸣得以逃脱……

《盲井》极具震撼力,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一方人性的“盲井”。它将存在于社会中的黑暗面真实地展示到观众的面前,因而达到了一般电影难以达到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导演几乎是用记录片般客观的方式去呈现电影故事,真实的小煤矿背景,原汁原味的方言对白,演员的出演也非常本色,看不出表演的痕迹。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又先后在35个国家上映,并赢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性奖项: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2届美国纽约垂北卡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第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火鸟银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评论、最受观众欢迎5项大奖、第57届英国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秀电影奖......

这部电影也彻底改变了王宝强的演艺圈生涯,让他从一个少人问津的群众演员一跃成为国内外影视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凭着在这部影片中非专业演员的本色出演,他摘得了法国第5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2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国内外重要电影奖项。

而电影《盲井》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仅仅与电影的拍摄方式和演员的本色出演有关,更与原著的故事设置和思想认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部电影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短篇小说大王”刘庆邦的《神木》,在故事情节上基本忠实于原著。小说《神木》最初于2000年在《十月》发表,获了“十月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作家刘庆邦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时介绍说,小说故事并非完全的虚构,而有真实的新闻事件,两个骗子也有原型。

在20世纪90年代,这类事件频繁发生,但一直没有被报道过。有两个人专门干这行,他们合伙把打工的人骗到煤矿上,谎称是自己的兄弟或侄子,干了一段时间就把人打死,然后以家人的身份向矿主讹钱。他们做过几次后终于在辽宁案发,因为碰上一个在公安部门任过职的矿主。这个事件当时被披露以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

作家刘庆邦了解了这个事件以后也深受震撼,为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及人性的扭曲感到惊讶,于是决定要以此为题材写一篇小说。在创作的时候他对题材做了一个关键性的处理,“开始,我对这个故事没有找到切入点,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有一次,我坐在客车上,看到一个高中生骑着自行车,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高中生这个人物。我心里一阵激动,就安排高中生寻父。高中生的父亲死了,死在矿难上,家庭生活困难。两个人把高中生骗到矿井,得知高中生的父亲就是他们害死的,其中一人有点人性复苏。在对高中生下手时,那个人迟迟不肯动手......贯穿小说的就是两个人和一个高中生。因为有了高中生的人物,小说得到升华。”

正如作家自己说,“如果没有人性的发现,《神木》就会写得一团糟。作品不能让人绝望,要给人理想、希望。”小说和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都在这种人性的回归,元凤鸣这个少年角色的存在,更深层的原因是对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然而不难设想,假如作家当初换一种思路,没有增加这个人物,那么这篇小说就变成了对现实黑暗的直接揭露和对人性之恶的单纯批判。那样它的影响可能也就没有这么大。而且,被改编的电影也不会出现元凤鸣这个少年角色,王宝强也就失去了这次出演这一角色的机会。因而可以说,没有作家刘庆邦在这篇小说中的这一关键性的人物设置,也就没有王宝强因为饰演这一角色而取得的一系列成功,我们甚至有可能至今都不知道王宝强是谁。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