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舞台剧,中外合璧为哪般---《战马》中文版首轮

2015-11-09 09:14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战马》中文版首轮演出票房超千万元


  图为近年上演的中外合作剧目的剧照,分别是:①《战马》中文版、②音乐剧《猫》、③歌剧《纳布科》、④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制图:李姿阅

  近两个月,演出58场,上座率达95%,近4.5万名观众贡献了1100多万元的票房……日前,首轮演出收官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给出了一份漂亮的“开场白”。

  除了《战马》,包括歌剧《参孙与达丽拉》在内的近期上演的中外合作舞台剧目,以其先进的戏剧观念、多元的艺术表现、一流的舞台技术,给国内舞台剧市场不断带来冲击。中外合璧,能够观照出我国舞台剧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哪些差距?其优秀的经验和模式又会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

  创作出新

  国内戏剧舞台存在明显泛主题化、泛娱乐化现象,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国内戏剧舞台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市场不断拓展细分,但兼顾艺术与市场的优秀之作不多,称得上经典的更是凤毛麟角,观众对于蕴含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情感内涵的优秀舞台剧的呼吁愈加强烈。

  究其原因,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姜彤林认为,目前国内戏剧存在明显泛主题化、泛娱乐化现象,思想内涵较为缺乏。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认为,国内许多戏剧目前还停留在宣传层面,没有打破旧有的庆典模式,“这首先违背艺术规律,更谈不上遵循市场规律了。”

  文学剧本创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戏剧的力量。“我国戏剧有‘去作家化’的趋势,戏剧的文学基础较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说。

  戏不够,明星凑。“国内戏剧市场还停留在‘明星泡沫’的层面,而不是对创意和产品的欣赏。如果你不敢想象将一匹战马作为一部戏的主人公,又怎么会通过技术让它展现在舞台上?”杨乾武说。

  而戏剧的创新发展,需要剧本创作者具有精神层面的丰富想象力。姜彤林表示,应当给予艺术创作者自由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理念,这样才能产生有个性的作品。“当然,编剧自身的艺术思维考量及艺术素养也需要提高。”姜彤林说。

  “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将本国特色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提炼、开发与转化,形成符合当代审美和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进而推动本国文化更好地传承。”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教授认为,中国的文化资源迫切需要依托创新和创意,转化成经济资源。

  技术更新

  舞台技术不规范、不成熟,操作人员缺乏专业训练,新技术应用较少

  从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到“采用全球化制作、承载中国精神内核”的国家大剧院歌剧体系,再到如今的《战马》中文版,中外联合制作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一流的演出和剧目,更是舞台观念的更新。

  中外戏剧交流,已经从之前的“泛泛之交”,深入到管理和技术层面的融合。姜彤林说,通过对表演、导演、舞台技术以及运营机制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在剧目选择、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化接轨,为中外艺术和创意经济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此次《战马》中文版带来的高水准的舞台技术和丰富的舞台管理经验,也给国内戏剧界上了一课。

  2015中国国际演出商大会就对《战马》中文版的制作、市场化运营、舞台技术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它很多小的细节,都是我们以前没有考虑到甚至是闻所未闻的。”《战马》中方技术总监马昕提到了一个细节,英方在合作之初开出了一份设备清单,其中大量的品牌和技术是国内没有的,仅寻找设备就用了整整7个月。

  这暴露出我国舞台技术方面的不规范和不成熟。目前,国内舞台技术在系统化运作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设备的适应性、灵活性、安全性较低,设备器材选择余地小、产品规格种类混杂不全、缺乏相应的标准化规范……

  国家话剧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李东指出,一方面,国内的舞台技术还停留在为晚会提供技术和舞美的阶段,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许多舞台技术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新型科技在舞台技术中的应用较少,这些都使得我国的戏剧舞台技术与国际存在很大差距。

  在英国,舞台专用的技术设备都是专用的,而不是晚会、大型歌舞的设备。针对不同剧目、艺术家,专门负责舞台吊装的公司从技术设备到安装人员再到保修维护提供整体的服务。此外,灯光、音响、服装、多媒体等部门都由专业工程师来操作,且人员分工详细。

  《战马》在中国的上演,不是简单的“引进”和“改造”,它并不停留在单一的作品的层面,而是借鉴英国的舞台生产制作经验,完成我国自身舞台制作水准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是对国内整个演出技术管理观念的转变。李东说,创作要飞翔,技术要严谨。此次合作在舞台演出方面所做的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基础性搭建,能给国内同行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营销创新

  全产业链项目运营,加大剧院经营演出和生产功能的开发,探索推广新模式

  “《战马》的商业智慧在于用一部戏摸索出一套模式,且这套模式可以复制。”一千零一夜文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国际演出剧院联盟驻会主席李健说。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到现在,全国新建和改建剧场260多个,国内剧院总数达到2000多家,同时剧场利用率不足、运营效能低下的现象却十分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剧场使用率不足50%,部分剧场甚至出现“空巢”现象。剧院应有的经营演出和生产功能的开发普遍不足,剧院的营销推广是短板。

  国家话剧院与北京一千零一夜文化集团合作,提出了“戏剧发行”的运营概念。《战马》中文版首创了战马券概念。通过众筹模式,售卖可兑换《战马》中文版演出票的战马券,其价格会根据剧目受欢迎程度而有升有降。“剧院专心做好剧目制作,运营公司负责推广、营销,充分实现了剧院资源调动社会资源。”李东说。

  如今,观众走进剧场不只是买票看戏,也关注剧场的体验感。好的剧目提供的是社会空间和场所,让观众与演出之间产生亲切感。姜彤林认为,长期以来国内舞台演出的宣传过于模式化,缺少个性,导致观众没有走进剧场的欲望。

  “戏剧发展要面向观众、做好营销。剧场要以人民和观众为导向,了解观众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认为,票卖出去了只是营销开始,“要盯住观众的脑袋,而不是钱袋。”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9日 14 版)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