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且将心火煮老茶,红酒润年华

2016-05-03 13:24 本网 我有话说 字号:TT
——唐代煮茶的复兴
 
  2016年4月仲春,徽派艺术家们聚集在舆北京通州乔庄古运河畔,赏青作诗读画品老茶。

  恰逢清明,西式生冷、红酒和享东品西之后,大伙儿围绕在“大本宗书画艺术院”敬瓛斋的茶桌旁,享受“煮老茶”的乐趣。
左起: 范丽娟 杨小杰 尚甘雨 李正桓 李正标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壶)中熟煮,是中国唐代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大体说来,首先要将茶块破碎。然后开始煮水。水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每个人的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享甘苦之春意。

  如上所示,烤茶、碾茶、煮茶、奉茶、收具,茶圣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陆羽提倡的饮茶方法,不但讲究技艺,注重茶性,还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同时还特别强调煮茶技艺并注重情调,与环境人文辉映成趣,对国人饮茶习俗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中唐时,由于陆羽《茶经》问世,文人学士竟向传抄,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集成和发展。唐皇宫每年4月都举办盛大的“清明茶宴”, 法门寺地宫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银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如图:“茶钜匠-钢化玻璃养生煮壶”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火旺,胃寒痰湿体质多见,对血压血脂血糖的调控也是公众极为关心的课题,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考量,中国唐代的煮茶习俗和风尚值得大力推广并发扬光大。

  唐宋开源转世、明清薪火传承,祖辈们通过茶与丝绸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互通和融汇发展。
 


作者简介:

  杨小杰,又名荫果、明晓居士,1965年4月生于北京,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批林批孔运动中开始接触儒家文化并描临柳公权、颜真卿作品,曾在中国国家画院书法导师工作室学习, 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茶艺收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协会中医古籍发掘委员会专家委员、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公众市场调查与产品评价中心常年法律顾问、北京魏征书画院副院长。2013年9月,参加“大爱无疆、关注童心”大型关爱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公益竞拍,获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爱心大使奖;2014年2月,书法作品参加北京天平拍卖有限公司首届“为走失儿童照亮回家的路”大型艺术品慈善拍卖会;2015年8月,书法作品入选中国致公党中央画院主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联展”并获“优秀作品金奖”。


 

撰文: 荫 果      艺术美编:鲁爱萍
摄影: 周应辉   尚甘雨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