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谁来做中国话剧第三城?

2018-10-09 14:36 天津视窗 我有话说 字号:TT

——“话剧艺术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精彩观点回顾

我国话剧历经百余发展,在城市生根,与城市文化发展密不可分。近日,2018第四届全国优秀话剧展演活动在南昌如火如荼进行,作为本届话剧展演重要活动之一的“话剧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刚刚落幕,国内著名话剧编剧、导演、剧评人及媒体人齐聚一堂,为话剧粉丝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话剧艺术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主题对话。

希望南昌能做中国话剧第三城

————中国话剧协会理事、著名导演李伯男

“一个城市是否有剧场、是否有书店,有多少剧场、有多少书店,有怎样的剧场、有怎样的书店,是一个城市是否有文化,或者说它的文化品级的象征。在国外有些城市,很多人习以为常地以欣赏戏剧作为生活方式,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文化;而在深夜三四点钟台北诚品书店里,仍然有着默默翻动书籍获取精神食粮的人群。这样的城市很有文化、很性感,也很让人感动。”

“我从2006年开始从事职业导演,处女作《有多少爱可以胡来》一时轰动北京、上海话剧界,曾经有过辉煌,也经历过在其他城市的失败演出。这些年辗转国内很多的地方,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戏剧方式,试探城市戏剧的可能性,最后发现,话剧就像人生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远看波澜不惊,以为付出不能收获结果,但实际上这种坚持下来的行为就是为了戏剧的生根、为了话剧观众而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种坚持和积累的意义,在今年编排的《再见徽因》演出中收到了成效。这个过程,让作为话剧人的自己内心充满了幸福。”

“目前在中国,除了北京、上海外,真正能让话剧与城市融合的城市很少。真正让话剧成为城市发展名片,让话剧和剧场成为体现城市文明的标签,让大量观众拿话剧和舞台当精神消费的群体,其实是检验一个城市文化水准和集体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话剧可以在点滴中让城市文化更立体,让城市更加充满精神气象,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戏剧。希望南昌能在所有的城市里做到话剧第三城的位置,能够像红谷滩新区连续举办四届全国优秀话剧展演一般,一如既往地向前走!”

话剧如灯,照亮城市精神文化世界

——————江西日报高级编辑、文化版主编 李滇敏

“有的人不远千里,常年打着‘飞的’去北京看话剧,在他的认知里,北京和南昌的区别就在于北京多了一个人艺。也有人遭遇着因为一句‘我的城市没有话剧’而被全场人群投以同情目光的尴尬处境。话剧对于城市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没有话剧的城市不配称为城市。”

“城市的高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指标和写字楼高度,更在于文化品味的高度。而决定一个城市文化品味高度的不是大众的趣味,更应该是小众艺术的普及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话剧就具备城市高度的检验功能和标识作用。一个只有茶楼歌厅影院而没有话剧的城市,多少都有点土。一个连话剧都养活不了的城市,再大都不能称为大都市。”

“为什么有人爱看话剧?因为可以享受话剧的亲密感,表演和观看都在同一个时空,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所有感官都能充分参与,这是4D、5D电影达不到的。因为精彩的演出能激发观众感受,观众的投入不自觉提升演员的表演热情,两者情绪交融成就了一部优秀的作品,每看一次话剧的你其实都参与了一次创作。话剧是不可批量复制的,演员的每次表演都不可能是上次的拷贝,这种即时的创造也会给人一种私人订制的高级感。”

“让人欣慰的是,话剧走进了南昌这座城市。子固路136号江西省话剧团从2012年开始像一块大磁铁吸引了大批的话剧爱好者。而红谷滩新区也以全国优秀话剧展演的形式与话剧结下了美好的缘分,对爱好话剧的人来讲,展演季如同过节。终于可以在南昌请朋友看话剧了,这真是一个小确幸。话剧如灯,照亮了我们城市的精神文化世界。”

话剧让生活充满美感城市更加美好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

“话剧对城市文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凝聚作用,两者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其一,增进家园意识、构建城市共同体。话剧既能深入传统,又能结合现实;既能走进大众内心,又具有相应的艺术品位。其二,顺应时代要求、达成城市共同体的创作局面。话剧能在典型的背景中刻画典型的人物,让观众产生城市共同意识,认同城市文化,从而充分发挥话剧在当代城市化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话剧代表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象征,也是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载体。当代现实题材的话剧应具有敏锐的时代嗅觉,以如何表现城市、如何寻找当代价值的思考为使命。只有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才是让话剧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话剧的艺术性和商业化的关系成为热议话题。实际上,城市丰富了戏剧的创作土壤,戏剧的商业发展之路则是现代化产物,戏剧的繁荣让城市文化得到发展,也让城市精神得到升华。可以说,话剧与城市融合是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日新月异的必然结合。话剧人要以发展城市文化为己任,在融合中不断吸取生活养分,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优秀艺术作品。”

“话剧让内心充满诗意,让生活充满美感,让城市更加美好!

戏剧是下一个风口戏剧要进入校园,从学生抓起!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院长 赵炳翔

“南昌是著名的英雄城,英雄之城必须要有文化的载体,来传播英雄的事迹,而话剧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南昌要怎样把话剧融入城市,最主要的就是坚持和探索,坚持探索一定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戏剧的重要性。2013年开始,国务院文化部下发振兴戏剧的有关通知,而现在上海也推出规定,全市50所示范高中必须开戏剧课,戏剧要从娃娃抓起,没有戏剧观众的戏剧是很可怕的。以前人们总是觉得文化学不好就可以去学艺术,这是个错误,实际上,未来戏剧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演员在戏剧中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扮演社会角色,在作品里体验平时体验不了的经验,这对学生的成长教育都是非常有益的。”

“国务院学务办最新规定,取消了高考特长生,唯独保留艺术特长生,这是对未来从事艺术工作者最大的福音。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在办艺校培训班,奥数体育取消中高考加分,唯独艺术保留,未来戏剧艺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国有院团应肩负传播城市文化责任担当

————西安话剧院院长  任雪迎

“现在的各种“节”都特别多,要想吸引更多的粉丝,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话剧节是城市人的狂欢盛宴,作品很接地气,吸引来的观众也很多,既然有这么多热爱城市戏剧的人,说明话剧是值得广大市民观众了解关注的,而不是只属于话剧圈内人的自嗨。”

“西安话剧院2009年改制,当时只有34人,到现在院团已经去到全国几十个城市演出。这几年国内话剧界变化巨大,各地小剧场、私有院团、社团遍地开花,国有院团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特点,同时也要肩负自己的责任担当,把握主旋律,把各地的文化特色传播开来,发挥讲‘中国好故事’的作用,用话剧表达当地文化、历史,担负起传承艺术的崇高使命。”

话剧要扎根观众心里面

————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斌

“浙江话剧团从2009年转体改制至今近十年。改制之后剧目和团队都有变化。总结三点:一、剧目创作要接地气,才能吸引观众入场;二、创作团队的成熟稳定对于剧目创作,以及对剧团的发展都非常非常有利;三、剧团必须要形成自己的剧目风格,独树一帜。浙江是文化大省,从古自今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浙江话剧团选择民国剧目,以每年两台戏的频率推向市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剧团风格。《再见徽因》的场场爆满,足以证明积累之后厚积薄发的力量。改制院团虽不易,但是只要话剧人不气馁,坚持把话剧扎根观众心里面,一定能让观众感受到戏剧艺术的魅力。”

话剧是城市气息的最佳表达

——贵州省文化厅原文艺处处长 樊逸晴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城市节奏、城市韵味和城市气息,而话剧最符合表达城市的这些要素。看到江西话剧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我看到了贵州话剧的曙光,相信不假时日,贵州的话剧也定能走出自己的艳阳天。”

                                         (论坛整理编辑   占沛  李翔)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