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新余匾额博物馆:罗志鸿走在了商业与情怀路口

2019-04-23 11:53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文图/执言

2019年4月份,经过半年多的申请,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罗志鸿的“新余匾额博物馆”正式成为江西新余“新余市公益类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面对这一荣誉,这个被誉为农民博物馆馆长的新余名人罗志鸿,骄傲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一方面,经过10多年的努力,罗志鸿一手创建的新余匾额博物馆,开始声名远播,日益受到政府和各界关注,罗志鸿的民间博物馆梦想一点点实现;另一方面,这意味着博物馆在公益上的投入又得追加了,但罗志鸿的口袋,已经被各种匾额、石碑等满满当当的藏品所掏空,资金日益紧张。

坚持还是放弃,向左还是向右,在博物馆的梦想情怀面前,罗志鸿遇到了日益现实的商业生存利益选择。

图片1.jpg

(罗志鸿与新余学院文学系师生合影,中为罗志鸿)

这已经不是罗志鸿一次两次纠结,从最初罗志鸿创办新余匾额博物馆之初,身边的亲朋好友多有劝阻,外人的冷嘲热讽更是不断,在很多人眼里,罗志鸿是一个连初中都未毕业的地道农民,却要去干在大北京、大上海等城市大里象牙塔的专家、学者的事,而且这些专家、学者不仅仅是专业,还有政府、投资人的持续不断投入。

图片2.jpg

(博物馆微缩了新余当地的发展历史和人文风情)

但就是这样,罗志鸿一干就12年,一直坚持到至今。2017101日,拥有3000多平米新余匾额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藏品1200多件,在这当中尤以罗志鸿在新余及周边地区收藏的300多件匾额,成为当地乃至江西地区民间收藏的“一绝”,罗志鸿离梦想更进一步。目前,新余匾额博物馆还在不断扩增,在其中央展厅主要摆放300多块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牌匾,其他展厅按藏品类型分类成“红色文化厅”、“书画厅”、“明清瓷器馆”和“锡器厅”等7个展厅。

图片3.jpg

(博物馆内牌匾,汇聚了新余当地历史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8年,通过各种途径前来实地参观和了解新余匾额博物馆的就已经超过30多万人次,而且被众多党政、机关和学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基地,各种关于罗志鸿“匾额博物馆”、“农民馆长”的报道层出不穷。

这时候,在外人看来罗志鸿开始功成名就,罗志鸿也为自己的梦想开始实现而欣慰。

图片4.jpg

(每一次只要有空,罗志鸿都亲自为参观者讲解)

然而,罗志鸿的博物馆梦想正在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了。罗志鸿也毫不隐瞒,为了这个博物馆,他已经投入200多万元,至今还负债38万元。罗志鸿自己的房子都没钱装修,但为了博物馆又借钱租下现在的3000多平米博物馆。罗志鸿每天还在各个乡村收集遗落在民间的各种“珍宝”,但骑的还是一辆老式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但他并不在乎这个,他最担心的是,现在博物馆是租借的,一旦房东房租调整或者遇到其他变故,就意味着1200多件藏品就无处存放,就算有,也可能在不断折腾中出现损毁。

所以,对于罗志鸿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的、稳定地方,由他再次精心布置和设计,给这些藏品一个稳定的“家”。

图片5.jpg

(参观者的认同,给了罗志鸿前进的动力)

罗志鸿坦诚,在12年前,他是希望通过收购特色藏品,以藏养藏,以维持生存和发展。“当初的想法,已经越来越淡了,在我收集的藏品里面,多是新余以及新余周边地区的藏物,这些藏品与新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个新余人,我希望这些都能留在新余,而且新余匾额博物馆牌子挂出去后,我希望这个地方能够成为新余人了解新余历史,外地人了解新余的一个窗口。”对此,在罗志鸿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时候,他依然放弃了外人高价收购罗志鸿手中匾额和其他藏品的机会。

图片6.jpg

(匾额博物馆里一块牌匾就是一个故事,一块牌匾就是一段历史)

据罗志鸿介绍,新余匾额博物馆里一块牌匾就是一个故事,一块牌匾就是一段历史。在博物馆里,一块“树德堂”牌,却系明代权臣严嵩亲手所书。张氏祖先请严嵩题写“树德堂”牌匾,供奉于张氏祠堂正堂,激励后人要树立良好的品德流传千古。但由于严嵩后被列为奸臣,牌匾被视为烫手山芋流离失所差点被毁,几经周折才得以保存至今。

一块“乡会联魁”的牌匾上款写明:“太子太保让理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加一级张廷玉为”,下款则明示为:“大清雍正甲辰,科进士杨凤然立。” 这是1724年前后,清朝名相张廷玉为先后在乡试、会试连续夺得第一名的分宜人杨凤然嘉奖牌匾,将其作为楷模昭示天下学子。

馆内一块“银钱夏布”的古牌匾,则与新余夏布之乡一脉相连,见证并昭示着一千多年以前,夏布便是世界纺织品里的活化石,与瓷器、茶叶并称江西三大特产,都是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重要货物,可以银钱进行等价交换。

图片7.jpg

(每一匾额后面都蕴藏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

对于这些收藏品,罗志鸿比对自己的儿女还看重,很多次罗志鸿都为散落在民间的这些藏品被损毁而痛心疾首:就拿他馆内的“镇馆之宝”——曾樱的《名宰相》牌匾来说,这样的牌匾非常稀有,可能全国仅此一块。但2009年收得这块牌匾时,它被农户拿去作猪栏门,为了缩短宽度牌匾两端被切去一部分,右上角还被猪啃坏了一大块,非常可惜。还有一块新余名人张春发题的牌匾被用作桌子……

罗志鸿也多次为不能尽可能收拢这些藏品而叹息,每次看到本应留在新余的珍品被外地人购走时而心痛,这时候总觉得自己钱不够,自己还不够努力。罗志鸿的付出和努力,在近年也日益受到新余市当地市、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并给予了新余匾额博物馆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政府已经给出了很大支持,但这毕竟有限,最终还是需要新余匾额博物馆不断发展来获取生存空间。”为此,罗志鸿开始在特色藏品上下工夫,以藏养藏来实现持续发展,并开始在匾额博物馆特色基础上推出系列文创微雕匾额产品,目前取得了一定的反响。

图片8.jpg

(匾额博物馆里的文创微雕匾额产品,开始引起大家关注)

但同时,罗志鸿的博物馆情节却越发深沉起来:现在,罗志鸿将新余匾额博物馆定位于“保护文化遗产、传播历史知识、保存共同财富、造福社会大众、醉心匾额收藏、弘扬新余文化”为目标,这意味着匾额博物馆承载着更为深厚的社会公益责任。

最近,罗志鸿在匾额博物馆基础上谋划创建古典园林式《江西新余志鸿民俗文化博览园》,要致力于创建首个省级民办博物馆样板工程、创建省级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创建省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台、创建市级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未来,罗志鸿又给自己勾勒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梦!

链接:承担起新余传统文化教育重任的匾额博物馆

新余匾额博物馆实行公益文化基地运营,全部免门票参观,这不仅是损失收入来源,带来的还是更加繁重的维护工作。现在罗志鸿每天忙于县乡收集,看馆、维护工作则落在了自己老婆和他聘请的叔叔手里。

图片9.jpg

罗志鸿为自己能从一农民办成这样一个博物馆而自豪,但在面对更为专业、规范和职业运营博物馆运营时,却又显得心虚和茫然,这不仅仅是情怀所能解决,还需要商业和社会资源的支撑。

新余匾额博物馆未来之路,罗志鸿知道艰辛,但他表示这是自己的选择,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所在!

图片10.jpg

(匾额博物馆红色文化厅成为很多党政部门的党建教育基地)

图片11.jpg

(留守儿童参观匾额博物馆)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