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人物 > 文化交流 >

双年展制度之结构性批判,或双年展之未来

2016-10-10 08:52 未知 我有话说 字号:TT
大合影
训话人
今年又是啥?
今年又是啥?

  艺术双年展和周期性展览在全球的风靡现象不仅催生了一系列新名词——双年展化(biennialization)、节庆主义(festivalism)、双年展主义(biennialism)、双年展艺术(biennial art)以及“明星策展人”(star curator)——同时也孕育了一个崭新的学术领域。(1)这些周期性大型展览的策展人和批评家们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学者,考察双年展(本文我将用双年展一词笼统地指涉所有各类周期性展览)与诸多领域的关系,如艺术生产、知识生产、策展实践、展览历史、展览形式、艺术市场、消费主义和观众参与等等。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双年展数量稳定上升开始,双年展形式的盛行便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的晴雨表,而这种功能与新自由主义的境况和艺术文化的民主化都紧密不可分割。但围绕双年展而日益兴起的学术研究能给予我们关于这种具有争议性的展览形式何种启示?其它权且不论,这种声音的汇集不仅承认了双年展成果的日趋丰富性,而且将一种曾经非传统性的策展方式转变成一种惯常化体制(normalized institution)。如今的艺术家不只是出席双年展而已,而是要进入双年展循环(biennial circuit),也即是说他们要进入一个具有特定规则和传统的制度。人们可以就某个双年展的艺术和知识价值展开辩论,但这必须着眼于双年展制度本身的政治性和矛盾性。双年展制度的固有权力动态、幕后商业和战略性营销机遇都愈发表明结构重于艺术,而松散细微的策展主题也使双年展更容易向更为宏大的资本运作和商业压力妥协。在这样一种(腐化的)制度之中,双年展能真正代表另外一种政治声音吗?如何在城市空间、“公共”概念、“本地”品质以及不断扩张的全球市场领域诸问题语境下,重新考察展览形式本身?

  双年展因其饱受策展人和艺术家们痛恨而闻名。双年展被比作是传染病源——一种病毒、瘟疫甚至是痔疮。在许多人看来双年展不过是眼球文化的代表,与艺术市场潮流、全球资本流动密不可分,并受制于迎合旅游业经济的当地政府。而一些人认为双年展的盛行与旅游业紧密相连,与“活动文化”(event culture)的发展相类似,它冲淡了对于艺术的严肃评价或深刻兴趣,而代之以重视觉愉悦、轻内容实质的以具体时间为基础的事件或经历。于是在这种以活动事件为基础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艺术生产便被一位《纽约客》作者贴上了一个著名的标签“节庆主义”,用以明确指涉这种马戏团般的展览氛围,其更类似于节日的狂乱热情而并非严肃的艺术展览。(2)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双年展艺术”(通常是为某个特定场地订做的笨拙装置)这个贬损性标签,无非是“双年展艺术家”制作的一次性或容易复制的装置,从一个展览到另一个展览,能方便地满足“国际性”和“本地性”的双重要求,而其临时性和盛大的规模都令其作品几乎无法出售或获得商业赞助。

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海报
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海报
 
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个展厅
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个展厅
 
1951年,第一届圣保罗双年展
1951年,第一届圣保罗双年展

  从双年展一词的起源来看,冠以其名的众多展览并非都实际遵循同一个中心化模式。周期性展览现象可追溯至1851年举行的水晶宫博览会(the 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以及此后其他的世界博览会;(3)但其最为著名的展例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the Venice Biennial)以及1951年创始的圣保罗双年展(the Sao Paolo Biennial)。除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创始的哈瓦那双年展和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以外,20世纪90年代末是双年展最为蓬勃兴盛的时期,展地包括上海、台北、利物浦、里昂、沙迦、约翰内斯堡、光州以及柏林。双年展一词已经与周期性展览同义,包括三年展和其他系列展,如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或每十年举办一次的明斯特雕塑项目(Sculpture Project in Muenster)。毋庸置疑,并非所有双年展都享有同样的地位。它们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规模——一些双年展由美术馆组织,一些由国家级政府承办,而另一些则由市政府负责。而展览地点更是包括白盒子式的美术馆空间、半常设展厅以及每个新展览所采用的流动公共空间。因此,将这些不同展览连结在一起的并非是双年展这个名字本身,而是活动组织所遵循的形式原则和结构——国际范围、超大规模、周期性举办并由某个署名策展人策划(或一个署名团体)。每个双年展急切的标新立异之举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双年展与世界上其它商业企业无异,它们都需要创造缺口市场(niche market),稳固特定的身份,并建立能使其立足于世界和艺术领域的名声和威望。(4)这些双年展自我营销的手段大多是基于地理位置或策展计划的些许独特性。而一旦获得这样的关注度,这些展览也就变得炙手可热,“这样的关注度让这些展览变得炙手可热,甚至有时会成为政治和商业集团的赚钱工具。”(5)地理选址、媒体关注和“本地”特色都在双年展的地位和影响意义之中起着作用——简而言之,双年展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国际和本地品牌,而有时这种品牌打造与内容的深刻和丰富是背道而驰的。旨在吸引国际观众、创造文化资本并通过旅游业增加收入,双年展是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不可否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目标商品并非某个单独的艺术品,而是城市和展览的整体体验。(6)就此而言,大规模展览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近期的经济和信息转型密不可分。正是这些转变导致了各类贸易和市场的全球性扩张以及全球人口的日益流通,继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美术馆参观人数的增加。以教育和娱乐日益融合为标志的“文化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culture)和双年展现象的兴起不可分割。

  认为所有双年展都在盛大视觉节日的逻辑下恣意横行是有失公允的,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假定双年展在艺术领域之外有着同样的重要性。我们诚然可以将全球化的境况和文化领域的转变归因于双年展的蔓延扩张,但问题是这如何转化为对非艺术领域的影响或效果?更广的美术馆观众群或更多的双年展和艺术博览会参加人数并非能够自然地影响渗透到市政官员们所关心的统计数字之外的领域。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错误,而直到参与到筹划过程之中人们才会痛苦地看到双年展较之其它众多市政赞助和城市导向活动的卑微地位。正是由于将双年展整体等同于其他“文化相关”活动的趋势,双年展亦成为了一般性“文化”的空影,别无它用。双年展也许是获取广大关注度的机器,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双年展事实上存在资金短缺和人员不足的问题。客观地讲,多数双年展都是低预算运行,将大部分预算用于营销和推广,而用于艺术家和艺术生产的成本则低得令人发指。这种严重不平衡让许多人有理由在更大的客观语境下考察这些展览的重要性或潜力。

    The Biennial Reader: An Anthology on Large-Scale Perenni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Biennial Reader: An Anthology on Large-Scale Perenni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尽管有着如此种种批评,毋庸置疑的是双年展以一种有效的、时而危险的方式开启了一个超越美术馆边界的策展实践领域。围绕双年展所进行的学术研究领域并非由其“节庆式的”本质所致,而是由于双年展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由于它们不只是策展人头脑风暴的试验田,由于双年展是知识和话语生产的重要场所。正如最近编辑出版的《双年展学》所描绘的那样,“尽管作为知识、审美和意识形态客体的双年展可能被认为是启迪灵感或荒诞不经,激进或是后退,但是作为帮助我们理解当代文化的工具它仍然是重要的。”(7)而认为双年展有助于乌托邦式思考、非体制化实践和开放性讨论的观点也潜藏在对双年展批判的背后,并且如果因循其规则行事,双年展可能被视作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境况的深刻反思。艺术领域内某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例如“独立策展人”身份,与双年展的扩张发展密不可分,而双年展现象也对当代艺术在欧洲和北美传统“中心”以外的关注度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参加双年展的策展人和艺术家们要么牢骚满腹,要么对双年展的定位存在深刻分歧。他们被批评者视作是全球化同质化力量的代名词,鼓吹艺术世界精英主义(因为周游世界各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非大部分人力所能及),通过崇尚艺术形式的某些类型达到“西化”,将艺术简化为以文化旅游之名的附带性娱乐项目,不能适当予以艺术家、助理和工作人员以适当经济报酬,吹捧艺术明星或“明星策展人”,以全球化影响为代价消耗本地资源等等。对于撰文评论双年展的批评家而言,评价或判断其优劣是一件暧昧不明的差事,正如卡洛斯·巴索阿多(Carlos Basualdo)所指出的那样,“观点到处都有,但并非是因为存在着某种可以用来评价这类活动的共同标准。” (8)与之相反,在双年展研究领域中所汇集的诸多观点让我们离对某个特定展览的价值或质量达成共识越来越远而并非更近。这些观点促使我们考量对展览和当代艺术的期待这样更宏大的普遍性问题。双年展中可以为大众所理解的阐释结构是什么?双年展所寻求的是何种观众?观众在参观或体验一个双年展时是否有可以借助的参考框架?如果没有用以考察、阐释这些活动的参考框架,展览的知识成果或具体结果便愈发难以捕捉,即使是对组织者和参展者亦是如此。

2014年,第十届广州双年展Jane Alexander《Infantry with beast》
2014年,第十届广州双年展Jane Alexander《Infantry with beast》

  尽管舆论一致对这些周期性展览颇有微词,但展览仍然在继续,并在很多情况下为城市或社区提供了难得的文化和艺术体验机会。尽管这些展览有着明确的国际野心,但双年展的创立和持续存在仍然与本地境况和历史有着内在联系。这种展览的具体个案可以简单地以社会和政治变迁解释,而其中的重要展览则既植根于本地又同时具有全球视野。卡塞尔文献展是德国战后重建的转折;约翰内斯堡双年展表现了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哈瓦那双年展体现了向以西方和美国为主导的艺术世界提供不同视角的迫切需求;而光州双年展的创立动因则是作为南韩从数年来压迫性军事独裁走向民主的标志。然而对于越来越多数量的其它双年展而言,其创建的计划更多是出于经济而非政治原因,因为这种展览被看作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将未被充分认知的地区纳入世界版图的方式。这种现象在亚洲最为明显,近年来的资本过剩在不同城市催生了一系列双年展——日惹(Yogyakarta)、雅加达、东京、福冈、新加坡、釜山、成都、南京、深圳以及爱知(Aichi)。这些展览的重要性在于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国际平台并把世界各地的艺术精英带到亚洲来。艺术史学家约翰·克拉克一直在全球语境下考察亚洲当代艺术,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亚洲双年展现象的洞见。依据他的类型学,亚洲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语境之中有三种策略:第一类策略是组织机构通过“宣称作为现代主义大俱乐部的成员之一”,进而寻求进入欧美艺术权力中心;第二类策略是第一类策略的平行策略,致力于将欧美力量引入亚洲(这也正是双年展和三年展的用武之地);第三类仍然依附于双年展模式,但其明确的重点则是建立区域或亚洲内部的联系。克拉克总结说“无论其原则有多么宏大,第二类和第三类策略在实践层面都略欠诚意,因为他们的目的都至少部分是赢得欧洲和美国的注意,并且基于一种错误的比较逻辑,仿佛是说‘我们的’当代艺术和‘他们的’同样好。”(9)于是亚洲双年展的策展计划都采用第二类和第三类策略就并非偶然——这些双年展都认为应该以吸引欧美观众为导向,或是采取固执地忽略“西方”以推崇亚洲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通过回顾可以显见的是双年展在亚洲的迅速扩张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光州、上海和台北的重要展览活动都在顶级策展人的行程表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事实上席卷亚洲的双年展风潮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丰富并激活了颓靡过时的欧洲策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中心以外兴起的双年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它们是众多具有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事业腾飞的起点,将偏远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带入国际舞台并为策展人们提供了试验想法的重要培训平台。也即是说无论我们在全球层面上如何批评双年展现象,它们在亚洲内部的功能是截然不同的。除光州双年展外,几乎没有哪个亚洲双年展具有历史传承,更没有与本地政治明确挂钩的起源神话。亚洲的双年展,尤其是中国的双年展,更多时候是与经济腾飞密不可分。根据霍斯戈代(Ranjit Hoskote)(10)所确立的双年展类型学,他将在过渡性社会中涌现的双年展称为“反抗的双年展”(biennials of resistance),包括圣保罗双年展、印度三年展、哈瓦那双年展、亚太三年展、光州双年展、约翰内斯堡双年展以及未能实现的德里双年展;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近年来由经济而非政治因素所触发的亚洲双年展高潮?威尼斯双年展通常被视为双年展的黄金标准,但事实上大多数在威尼斯双年展之后创办的双年展都并未遵循其模式,它们所推广的也并非是世界艺术,而是区域艺术、文化特定论(cultural particularism)(11)。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基于民族国家形式和“中心”意识形态的旧有范式开始消亡之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种网络化、互相连通、完全横向的新模式正在兴起。当控制和主导的传统体系被非区域化的信息矢量所取代,一个愈发显见的事实是那些旧有模式已不再适用,或许它们从未适用过,或者用霍斯戈代的话来说,在欧洲以外“存在着一种实在的非威尼斯甚至是反威尼斯双年展形式的历史有待叙述。” (12)

  以上我试图例举了对双年展的负面批评以及越来越多支持周期性展览的论点。这种展览活动本身的争议性和有关其意义的观点丰富性,使得“双年展研究”这一新兴领域之中生发出双年展展览形式的进一步话语含义成为可能和必要。策展人和学者们或许会对双年展进行争论和批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双年展现象本身是艺术史上值得记录并深入研究的一个特定时刻。已经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双年展这种展览形式不会离我们而去。相反,它会继续在越来越多遥远的地区生根发芽。简而言之,它已经成为了一种体制。今天的策展人似乎除了因循双年展的基本模式以外别无选择,虽然最近的个例更多是对规范的反对、颠覆或是瓦解而并非因循传统。如果说起初的艺术双年展致力于甄选“尖端”艺术家来创作以展地为导向的壮观装置,或是以他们的独特“本地风情”独树一帜,那么如今的双年展定义则不仅仅包括这些——它们同时还追求对展览形式本身进行再创造或再阐释。

  注释:

  (1)参见《双年展读本:大型当代艺术常年展选集》(The Biennial Reader: An Anthology on Large-Scale Perenni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Elena Filipovic, Marieke Van Hal and Solveig Ovstebo, eds。 Ostfildern: Hatje Cantz Verlag, 2010);《开放:作为全球现象的双年展艺术》(Open: The Art Biennial as a Global Phenomenon, Ams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9);以及即将出版的约翰·克拉克著《亚洲新现象史:双年展与当代亚洲艺术》(John Clark, Histories of the Asian ‘New’: Biennales and Contemporary Asian Art)。其他相关信息亦见亚洲艺术文献库关于国际双年展的在线研究项目:http://www.aaa.org.hk/onlineprojects/bitri/en/index.aspx

  (2)参见《纽约客》1999年7月5日号,第85页,“艺术世界”专栏,《文化节庆主义》一文,作者Peter Schjeldahl。

  (3)参见《水晶宫博览会》,作者Marian Pastor Roces,收录于《在彼处:艺术和文化的国际视角》(Over Ther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Culture, Gerardo Mosquera and Jean Fisher, eds。 Cambridge: MIT Press, 2004) , 第234-251页。

  (4)参见《差异性的标识,可能性的矢量》(Marks of Distinction, Vectors of Possibility),作者Simon Sheikh,收录于《开放:作为全球现象的双年展艺术》(Open: The Art Biennial as a Global Phenomenon, Amsterdam: NAi Publishers, 2009),第72页。

  (5)参见《不稳定的体制》(The Unstable Institution),作者Carlos Basualdo,收录于《宣言杂志》(Manifesta Journal, No。 2, Winter 2003/Spring 2004),第52页。

  (6)同(5)。

  (7)《双年展学》(Biennalogy),《双年展读本:大型当代艺术常年展选集》(The Biennial Reader: An Anthology on Large-Scale Perennial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Elena Filipovic, Marieke Van Hal and Solveig Ovstebo, eds。 Ostfildern: Hatje Cantz Verlag, 2010)之序言。

  (8)同(5)。

  (9)参见《外国元素的魅力》(The Charm of Foreign Parts),作者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 《亚洲艺术文献库通讯》展望专栏(Perspectives column for AAA Newsletter),2003年8月,在线出版: http://www.aaa.org.hk/newsletter_detail.aspx?newsletter_id=173&newslettertype=archive

  (10)Ranjit Hoskote,印度文化理论家、独立策展人。——译注

  (11)同(4)。

  (12)参见《反抗的双年展:对第七届光州双年展的反思》(Biennials of Resistance: Reflections on the Seventh Gwangju Biennial),收录于《双年展读本》(The Biennial Reader),同上。

  文章来源:豆瓣

责任编辑:华夏文化网

相关新闻
多说